为传承育人初心,搭建校友与在校师生互动交流的桥梁,10月14日,我校教育学院在江南校区图书馆六楼报告厅举办校友大讲堂活动。本次活动特邀学院2016届优秀校友刘莎担任主讲,为同学们带来题为“从大学课堂到未来讲堂——成为一名不可替代的新时代教师”的专题报告。
报告中,刘莎结合自身的学习与工作经历,围绕“如何成为一名不可替代的新时代教师”展开分享:一是夯实专业基本功,筑牢从教之基。教师的立身之本是过硬的职业技能,“三笔字”、课堂教学能力和广泛阅读是师范生必须练就的“三大基本功”,她鼓励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注重实践,不断提升专业素养;二是提升综合软实力,塑造教师魅力。刘莎结合自己的经历,建议同学们虚心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,积极参与各类教研活动,在交流中汲取智慧,实现快速成长;三是拥抱技术,坚守育人本质。面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教育带来的影响,她提出“工具是助手,育人是核心”的观点,鼓励同学们主动学习并善用智能教育工具,提升教学效率与创新能力,同时更要坚守“立德树人”的教育本质,在教学中注入情感关怀与价值引导。
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王毅在总结讲话中指出,校友大讲堂作为教育学院精心打造的品牌活动,不仅是经验的传递,更是教育理想与师者精神的延续。他希望同学们以优秀校友为榜样,不断夯实专业基础,提升综合素养,增强创新意识,努力成长为具备“硬本领、软实力、新思维”的高素质教育人才。
本次活动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职业发展指导,也进一步凝聚了校友与母校之间的情感,为学院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。教育学院将持续推进校友大讲堂系列活动的开展,构建共享、共进、共育的教师成长共同体。
(来源:教育学院)